词语 | 諸法實相 |
相似词 | 諸法實相 诸法实相,是佛法三乘菩提的核心,指自心藏识——无余涅槃之实际,即是实相心,名为非我之我,名为非心之心,名为诸法实相。具中道之性,离于二边,非因修有,本已如是。于无量劫来,因无明业爱有漏种子所牵,令众生轮回十方三界六道;然于生死轮回之中,实相心恒处中道性中,谓离有无、去来、断常、增减、生灭、一异、俱不俱、菩提烦恼、生死涅槃、有为无为、善恶净染....等等二边,即龙树菩萨阐述的“八不中道”。[1] 大乘般若诸经中,则说之为“非心心、无心相心、无念心、无住心、菩萨不念心”,复说此心于三界六道一切法中,皆是无所着心,说此心即是涅槃实相;若此心不受生于三界六道,则无一切法,故说“无眼耳鼻舌身意丶无色声香味触法丶无眼识乃至无意识界”,十八界俱灭已,则无一切法可言,唯有此识独存。世间法如是,出世间法亦复如是,皆依此诸法实相心而有。般若诸经,叙述此实相心之中道性及涅槃性,令一切佛子了知:一切世出世间法皆由如是真实心而生而显。大乘佛法固说“无我”,然“无我”却非“缘起性空丶一切法空”之断灭见。证知实相心者,随即出生大乘般若智慧,名为大乘别教之贤圣。由此实相心之体性恒常而永无灭时,非如蕴处界之生住异灭丶无常必坏,是故假名为我,非如蕴处界之无常故无我;而此实相心能生众生我性之蕴处界,本身却是无我性。[2] 错悟者以觉知心不住有见无见,谓为中道实相,然实不离有无二边丶不入中道,谓彼以生灭性的意识觉知心之离有无二边为中道故。[1] 諸法實相的相似词 一切諸法 三世諸佛 遍一切處 無自性 滅度 聲聞緣覺 觀慧 異熟 斷滅 虛誑 現見 執持 若菩薩 菩薩行 緣覺 隨念 臨命終時 常樂我淨 一切世間 一生補處 惡趣 淨德 律儀 離相 初發心 三諦 如虛空 滅諦 諸菩薩 囑累 相关查询 諸法 諸氣 諸比丘 諸根 諸暨 諸法空 諸王 諸生 諸相 諸眾 |
随便看 |
汉语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词典收录了471290条汉字相似词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的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及词语用法辨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