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遗言 |
相似词 | 遗言 遗愿 遗嘱 yíyán yíyuàn yízhǔ 【同】名词。都表示死者生前留下的心意。 【辨】1.“遗言”指死者临终前留下来的话。 (1)1935年3月8日,中国天才的电影表演艺术家阮玲玉留下“人言可畏”的遗言含冤自杀,引起社会上极强烈的反响。 (2)一个人临死遗言,就像深沉的音乐一般,有一种自然吸引注意的力量;到了奄奄一息的时候,他的话决不会白费,因为真理往往是在痛苦呻吟中说出来的。 “遗愿”表示死者生前未能实现的心愿。 (3)浙江省先后两次拨款,尊重秋瑾“埋骨西泠”的遗愿,将新的陵墓建在西湖著名风景区西泠桥东堍。 (4)第谷在临终前,嘱托刻卜勒替他完成编制星表的遗愿,并将自己毕生的观测资料交给刻卜勒,告诫他一定要根据观察资料进行工作。 “遗嘱”表示人在生前或临终对自己身后事如何处置所作的嘱咐。 (5)遗嘱分为公证遗嘱、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录音遗嘱、口头遗嘱。 (6)她先后写过两份遗嘱,提出病重无救时万勿抢救;死后骨灰撒到江河大地;居住的房屋交公另作他用,不搞故居陈列;对亲属不要特殊照顾。 2.“遗言、遗嘱”都采用书面的或口头的语言形式表示。 (7)母亲为了不让儿子心有牵挂,留下一纸遗言:一定要去读书。 (8)临死时学生问他遗言,他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9)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逝世时,留下了这样一份《家事遗嘱》,就是他一生清廉的证据。 (10)遗嘱人能够用书面或者录音形式立遗嘱的,所立的口头遗嘱无效。 “遗愿”是通过行为或话语显现的。 (11)鲁迅先生关于翻出《中国人的气质》一书的希望,最终成了他的遗愿。 (12)丈夫曾一再叮嘱她尽全力帮助孩子,如今竟成遗愿。 3.“遗嘱”具有法律效力。 (13)遗嘱继承的法律效力高于法定继承。 (14)为了使这件事在法律上生效,必须立下契约和遗嘱,并且在上面签字。 “遗言、遗愿”一般不具有法律效力。 (15)英雄的遗言是这样写的:把我们埋在唐古拉山上! (16)她的后代遵照老人生前的遗愿,将她的遗体火化并葬入雪山公墓。 |
随便看 |
汉语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词典收录了3810条汉字相似词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的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及词语用法辨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